


婴幼儿斜颈(Torticollis)的发生率大约为 0.4-1.9%。它主要分为两大类:
- 先天肌肉性斜颈(肌发性斜颈,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, CMT)
- 最常见的类型,通常由于胸锁乳突肌(SCM)紧张或纤维化导致婴儿头部倾斜到一侧,同时下巴朝向相反方向。
- 可能与胎位异常、产伤(如使用产钳或吸引分娩)或宫内限制有关。
- 早期发现和介入(如物理治疗、手法治疗、姿势矫正)通常可以有效改善。
- 后天性斜颈(Acquired Torticollis)
- 姿势性斜颈(Postural Torticollis):通常由于不良姿势、颈部肌肉紧张、不对称睡姿等引起,可通过调整姿势和物理治疗改善。
- 眼发性斜颈(Ocular Torticollis):由眼部疾病(如斜视、屈光异常)导致,婴幼儿为了调整视觉对齐而形成的头部偏斜。通常需要眼科检查和相应治疗。
治疗与管理
- 早期发现、物理治疗(如被动拉伸、主动训练)能有效改善先天性肌发性斜颈。
- 姿势性斜颈可通过调整婴儿的睡姿、加强对称性运动来改善。
- 眼发性斜颈应尽早接受眼科评估,以确定是否需要眼镜矫正或其他干预措施。
婴幼儿斜颈(Torticollis)的原因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,每种类型的成因有所不同。
1)先天性斜颈(Congenital Torticollis)
(1) 先天性肌肉性斜颈(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, CMT)
最常见的类型,通常由于胸锁乳突肌(SCM)受损或发育异常,导致颈部肌肉紧张、缩短,影响头部姿势。
- 产前因素:
- 胎位异常(如臀位、横位)导致颈部长期受压
- 宫内空间受限(如双胞胎妊娠、羊水过少)影响胎儿颈部活动
- 产时因素:
- 分娩创伤(如使用产钳或真空吸引助产)可能造成SCM肌肉损伤或出血,形成肌肉纤维化
- 产后因素:
- 新生儿因肌肉失衡导致头部偏斜
(2) 先天性骨骼异常
少数婴儿可能因先天性颈椎畸形导致斜颈,如:
- Klippel-Feil综合征(颈椎融合)
- 先天性半椎体发育异常
2) 后天性斜颈(Acquired Torticollis)
后天因素可能在出生后数周、数月甚至几年后出现,常见原因包括:
(1) 姿势性斜颈(Postural Torticollis)
- 长时间单侧睡姿(如习惯性向一侧躺卧)导致肌肉不均衡
- 颈部运动受限,出现偏斜姿势
- 通常不会伴随肌肉纤维化,可通过改变姿势和物理治疗改善
(2) 眼发性斜颈(Ocular Torticollis)
由于眼部疾病导致视觉对齐异常,孩子会倾斜头部来调整视线,常见于:
- 斜视(Strabismus)
- 屈光不正(如远视、散光)
- 上斜肌麻痹(眼部肌肉无力,导致头部代偿性倾斜)
应由眼科医生检查并提供适当矫正措施(如眼镜或手术)。
(3) 颈部感染或炎症
- 颈部淋巴结炎(如病毒或细菌感染)可能导致疼痛,使孩子出现斜颈姿势
- 咽喉炎、中耳炎等感染可能反射性引起颈部肌肉痉挛
(4) 颈部创伤或肌肉痉挛
- 颈部拉伤、扭伤(如跌倒、撞击)
- 营养失衡(如缺钙、缺镁)可能导致肌肉紧张或痉挛
- 药物副作用(如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)
(5) 神经系统疾病
- **脑瘫(Cerebral Palsy)**可能导致斜颈和肌肉张力异常
- 痉挛性斜颈(Spasmodic Torticollis):少见,多见于成人,涉及神经系统异常
如何判断斜颈的类型?
- 触摸胸锁乳突肌是否有硬块(可能是CMT)
- 观察头部姿势,是否伴随眼睛问题、疼痛、活动受限
- 检查颈部是否对称,排除骨骼异常
如果婴幼儿有持续斜颈症状超过2-3周,建议尽早就医评估,以免影响头颈发育和姿势对称性。

婴幼儿斜颈的物理治疗黄金时期
对于先天性肌肉性斜颈(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, CMT),治疗的黄金时期是出生后
0-6 个月,越早介入,效果越好。
为什么 0-6 个月是治疗黄金期?
- 婴儿的肌肉和骨骼适应性强:
- 新生儿的肌肉和关节具有较高的可塑性,早期干预能有效改善肌肉紧张和不对称姿势。
- 减少头颅变形风险(偏头、扁头):
- 斜颈婴儿容易偏向同一侧躺卧,可能导致头颅畸形(斜头畸形或扁头症),早期矫正可预防此问题。
- 降低手术需求:
- 若在 1 岁前通过物理治疗矫正,绝大多数婴儿无需手术。
- 若治疗延迟至 1 岁以上,可能需要手术松解肌肉,恢复难度增加。
各阶段的治疗重点
✅ 0-3 个月(最佳治疗窗口)
- 被动牵伸(Stretching):家长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指导下每天温和拉伸胸锁乳突肌。
- 姿势调整:鼓励婴儿朝受限方向转头,如 改变喂奶姿势、调整床位,让婴儿主动转头。
- 俯卧训练(Tummy Time):增强颈部肌肉力量,改善对称性。
✅ 3-6 个月(仍在黄金期)
- 加强主动运动训练,鼓励婴儿自主转头和抓握玩具。
- 增加视觉、听觉刺激,在宝宝不常转头的一侧放置玩具或声音吸引物。
✅ 6-12 个月(可治疗但可能更慢)
- 若 6 个月后仍有明显斜颈,应加强物理治疗,可能需要专业手法治疗。
- 检查是否伴随颅骨畸形(如扁头),可能需要头盔矫正。
✅ 12 个月以上
- 若仍未改善,可能需要影像学检查(如 X-ray)评估是否有骨骼问题。
- 部分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(如胸锁乳突肌松解术)。
物理治疗成功率
- 若在 3 个月内开始治疗,成功率可达 90-95%,多数婴儿可完全康复。
- 超过 1 岁才介入,治疗效果下降,手术需求增加。






总结:
🔹 0-3 个月是最佳干预期,0-6 个月仍属于黄金期,家长应尽早带宝宝接受评估和治疗。
🔹 早期物理治疗可以大幅减少头部畸形、肌肉挛缩和长期姿势问题。